我們知道,當我們所使用的斗式提升機長期使用之后,斗式提升機就可能會出現一些變化情況,比如說斗式提升機的鋼絲繩懸掛長度變得不一致、摩擦輪繩槽直徑不一致等。而出現了這些情況就會導致我們的物料輸送工作出現問題。下面,小編告訴大家斗式提升機鋼絲繩調節過程中的操作技巧。
正常情況下,只要經過三個步驟就可以消除斗式提升機因鋼絲繩懸掛長度不一致、摩擦輪繩槽直徑不一致,從而避免斗式提升機的鋼絲繩因此而發生張力不平衡故障,但實際操作并沒有這么簡單,還有一些事項要注意。
在使用斗式提升機的過程中,需要定期對其摩擦輪繩槽直徑、自動平衡懸掛裝置油缸伸縮量進行檢查,一旦發現斗式提升機自動平衡懸掛裝置油缸伸縮量己達到最大或最小極限而失去補償鋼絲繩懸掛長度時,若摩擦輪繩槽直徑相差不大時,先調繩,無效后再車削繩槽。同時還要學會用振波法檢測斗式提升機鋼絲繩張力,避免人為誤差較大,為了減小人為測量誤差,在檢測過程中須由同一組檢測人完成,中途不應更換其他測量人員。
總而言之,采用基準線繩槽深度測量法和振波法可以對多繩摩擦斗式提升機鋼絲繩張力不平衡進行檢測和調整是可行的,同時也可以盡可能的減少斗式提升機鋼絲繩故障發生的可能性。
斗式提升機鋼絲繩損壞發生原因:滑輪裝置上沒有設置防跳繩裝置或防跳繩裝置與滑輪之間的間隙過大,潤滑不及時而引起卡滯現象。在第一次安裝時鋼絲繩的彎曲或扭轉,鋼絲繩在卷筒上排列不均或在第一次爬繩時沒有采取措施。滑輪或卷揚滾筒的位置不當,引起鋼絲繩繞進或繞出滑輪和滾筒時偏角增大,也就是鋼絲繩中心線和垂直于滑輪或滾筒軸心的平面夾大于4°滑輪或卷揚滾筒的制造缺陷,如氣孔、裂紋、夾砂及表面粗造度過大等引起斗式提升機鋼絲繩的損壞。日常潤滑不當或者潤滑油的選型不對。鋼絲繩與楔連接處,主受力繩方向不正確;用螺旋扣連接處,螺旋扣間距不合理、數量少或選型與鋼絲繩不匹配;鋼絲繩末端固定時措施不當;用壓板連接處繩頭太短,且沒有捆扎,螺栓件太緊或太松等。
超過鋼絲繩直徑的20%或防繩裝置剛度不能滿足使用要求,而使鋼絲繩跳繩,引起鋼絲繩的損傷。 改向滑輪槽底部槽徑、包角和槽壁等磨損量接近或超過規定要求時,將會引起鋼絲繩的相應的擠壓力和彎曲應力的增大。滑輪或卷揚滾筒材料性能達不到規定的使用要求,也會導致鋼絲繩的受力過大使其因擠壓應力過大而損壞。排繩裝置、改向滑輪等由于日常維護。
斗式提升機鋼絲繩調節過程中的操作技巧,小編就為各位朋友們講解到這里了,當我們所使用斗式提升機時,假如遇到了斗式提升機鋼絲繩的故障問題,就可以根據上述知識進行問題的排除工作了。斗式提升機鋼絲繩調節假如沒有萬分把握,還是請專業的維修人員進行問題排除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