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需求確實有反彈,不過力度不大,更多的是季節性原因。”中聯重科(000157)(000157.SZ)董秘申柯語氣中透著些許無奈。
2012年二季度,隨著保增長的政策基調漸起,一度被市場冷落的工程機械看多聲漸起。雖然這幾日受大盤影響股價有所回落,但三一重工(600031)(600031.SH)、中聯重科、徐工機械(000425)(000425.SZ)等股價自4月起已有一波反彈,在5月底三一重工等股價甚至創出年內新高。
這是曇花一現的政策短暫刺激,還是行業基本面已逐步向好?記者調查發現,在經營層面,盡管行業回暖苗頭已現,但力度依然難如資本市場預期。
其中,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等主導產品,4月以來銷量同比增幅較大;挖機下滑速度有所放緩;但裝載機、壓路機等非主導產品銷量繼續下滑。
“此次政策信號是穩增長而非刺激經濟快速復蘇,與4萬億不可同日而語,對工程機械更多是短期利好。”銀河證券研究員邱世梁話鋒一轉,“不過這可以促使工程機械企業加速調整戰略,完成產業升級和海外布局。”
短期回暖?
“數據慘不忍睹,行業寒意森森。”在概括今年1-3月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狀況時,湖南一家上市公司高管用了這樣的詞語形容。
行業統計顯示,2012年一季度,工程機械行業銷售收入1300億元左右,同比下降近6%,環比降幅達11%;行業利潤總額近130億元,同比下跌31億元,環比下跌12億元。
“去年四季度反彈較快,但并非得益于供需關系改善,而緣于廠家采取了激烈銷售手段,因此進入今年一季度,行業開始快速下跌。”方正證券(601901)研究員李儉儉分析。
就在市場預期普遍悲觀,下滑之勢卻在二季度開始放緩。
申柯透露,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4-5月銷量同比增幅超40%,建筑起重機同比增幅超20%;三一重工總裁助理何發良稱,4-5月,公司混凝土機械銷量同比增幅約為25%,挖機銷量同比微增5%。
行業閃現回暖苗頭,源于近期政策利好頻繁。5月以來,國家釋放加大基建投資的信號,高鐵、水利、保障房成為政策扶持重點,與之關系密切的工程機械也率先受益。
不過,在申柯看來,政策利好往往有兩三個月的滯后期,實際效果可能要到今年8月以后才能呈現,“二季度的回暖是季節性回暖,它本來就是傳統旺季”。
“政策更多的是鼓舞信心。”何發良亦認為,目前經濟形勢并無根本性好轉,對工程機械拉動最大的房地產調控仍未放松,因此政策利好給工程機械行業帶來的更多是短期效果。